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10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以契机,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把“工匠精神”融入高素质复合型土木建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分析、评价和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具备爱岗敬业、善于学习、专心专注、坚韧不拔、传承技术的工匠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素质、实践水平、创新水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上述目标可归纳为:
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高尚的品德修养与职业操守。
目标2:经过土木工程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能胜任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
目标3:掌握与所从事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工作特点、规范标准和管理方法,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坚实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
目标4:具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掌握新技术,能够适应社会和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满足本专业相关工作岗位要求,能在土木工程建筑相关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通过继续教育或自学,发展成为具备与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同等能力水平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房屋建筑和道路桥梁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测量、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和测试、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1.1系统地掌握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1.2能将数学、自然科学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用于表达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和力学模型并验证其正确性。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判断土木工程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2能综合应用土木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借助技术规范、标准等文献检索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因素,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
3.1能够应用土木工程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设计(开发)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或工艺流程。
3.2设计解决方案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针对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4.2能够基于土木工程技术的科学原理,正确采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基于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工具进行预测、模拟、测试与分析评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针对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分析、计算和设计。
5.2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中理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和规范标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评价土木工程专业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和养护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6.2能够识别、分析和评价土木工程建设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熟悉本专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2能够正确评价土木工程专业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和养护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服务社会。
8.1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8.2理解土木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做到热爱祖国、担当责任、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9.1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中各角色承担的责任。
9.2能够胜任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10.1能就土木工程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图形等方式,向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技术方案,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发展现状,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1项目管理:在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能理解、掌握并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做出合理的决策,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2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12终身学习:拥有健康的体魄,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能力。
12.1拥有健康的体魄,开拓进取的精神,能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追踪土木工程行业尤其是交通土建领域发展趋势的意识。
12.2能够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具备不断自主学习和适应行业新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土木工程施工等。
四、学制、学分和学位
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第一课堂163学分,第二课堂8学分,全部修满,方可毕业。
3学位: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学位授予学校:内江师范学院